公司要闻
【中化六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】长兴逐日:用脚步丈量时空
发布时间:2020-01-16    浏览次数:4337    来源:编辑:陈亚胜

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北部,耸立着长江以北第一大岛——长兴岛。它四面环渤,东临半岛,西望秦皇。横山远眺,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“海上明珠”,闻名遐迩。

近年来,凭借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身份,长兴岛在石油化工行业也声名鹊起。恒力石化2000万吨/年炼化一体化项目,是这颗明珠上一抹夺目的光。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则是打磨这绚烂珠光的“能工大匠”中的一员。

说起恒力石化,不能不提一句“恒力速度”。2000万吨/年炼化一体化项目2015年12月9日开工,全部建成仅用19个月,全流程开车投产仅3个月,全面达产仅半个月,创造了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速度、全流程开车投产速度和全面达产速度最快的纪录。作为该项目主要施工单位之一,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(下称“中化六建”)北京分公司更是以夸父逐日的精神,用踏实而迅捷的脚步丈量时空,书写了工业界的传奇。本报记者日前踏上长兴岛,听这群平凡又可爱的化建人,讲述他们的逐日之旅。

征程初启是匆匆

一座座装置高耸挺立,一排排管道伸向远方。走在项目现场,在各种巨大装置和漫长管道的包围里,处处能感受到这片工地带给视觉的冲击和震撼。
      “刚开工的时候,这里还是一片荒地。”中化六建北京分公司副经理张爱东看着眼前花费了自己无数心血的“作品”,声音里透出豪情,“但从中化六建的旗子插到工地上起,它就一天一个模样了。”

据介绍,中化六建承担了该项目气化装置、60万吨/年甲醇装置、40万吨/年醋酸装置以及燃料气项目和乙二醇项目的建设任务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他们坚持打造精品工程和品牌项目,为业主方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       “其实,参与恒力项目是一次匆忙上路的征程。”张爱东这样描述他们的起步,“3月16日投标截止,3月15日才受邀决定参与,一夜没睡做好标书,然后中标,3月底进场,4月11日开工。”

为什么会受邀?“这是公司实施‘品牌工程建设’的结果。”张爱东告诉记者,多年来,公司坚持做精品工程、品牌项目,在业内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。多方推荐下,业主主动邀请公司参建。
       项目成功承接了,但困难也接踵而至:工期紧、难度大,没有图纸,只能根据经验。更重要的是,由于投标较为匆忙、估算不足,公司初期给出的报价是偏低的,甚至无法覆盖成本。即便如此,项目部仍然坚持高标准、快进度,做精品工程。张爱东表示,“质量上乘、本质安全、管理精细、服务优质、效益良好,用户非常满意”并不是嘴上说说,而是实打实的行动和成果。
      一期工程完工,业主十分满意,遂在二期工程给公司“加码”乙烯装置,后又将燃料气项目和乙二醇、循环水、聚丙烯等项目也交给公司承建,项目合同额由3.6亿元最终增至11亿元。

精细管理建奇功

恒力石化2000万吨/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个“巨无霸”。张爱东回忆说,项目最忙的时候,96家施工单位一起开工,其中中字头的国有企业就有26家。而中化六建承建项目现场,高峰期有近3000人齐上阵,仅管理人员就有150人左右。如此庞大的队伍是如何实现高效率施工作业呢?这对项目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。
       张爱东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排任务,而是把干品牌工程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参建人员。然后,做好项目策划,编制详细而具体的策划书,每一步的目标、措施、风险都要标明,并报到公司,由专家组逐条评价可行性,方案成熟后才开工。
       “施工方案确定后,施工队必须严格执行,惟其如此,才能兼顾效率和质量。100人有90人达标,整体就是不达标;其他焊口都焊好了,有一道口有问题,整体就是失败的。”张爱东提出了他的“短板理论”,“保证质量的前提是不能存在短板。”同时,要对工人进行严格的培训和技术交底。“一定要让工人明白怎样才算是合格。”他说。
       而在现场管理方面,项目部进行了合理的组织机构安排,同时明确职责,并实行追责制。作为总负责人,张爱东对整个项目的管理可谓如臂使指、举重若轻。项目现场共33个施工队伍,每队队长都严格执行任务安排。各项目划片分区,并责任到人。按照编制、人员能力进行承包管理。什么活、什么标准、什么工期、都有详细的规定。
       “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规范工作中的每一个行为。”中化六建董事长、总经理胡二甫曾用一句大白话向记者解释。而在长兴岛项目现场,整个项目的运转正与此若合符节。

提速保质高技术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技术和装备是效率的重要保障。
       项目部前后共安装了管道53万米,焊接量230万达因。他们大量应用了自动焊接站,占比达30%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,降低了人工成本。
       醋酸装置是恒力炼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中化六建的施工强项。由于醋酸装置对耐腐蚀性要求非常高,项目部用上了公司的专利技术——业内领先的锆材焊接技术,保证了施工质量。
       “一个焊口一层层焊20多遍,有一遍不合格就不行。必须严格按照规范下料、切割、打磨切口。每道焊口都有标记,焊工姓名等信息均可追溯。”张爱东说,如此多管齐下,管道焊口的一次合格成功率接近99%。
       项目部应用的先进技术非止于此。大型吊车技术的使用,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;模块化预制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效率,降低危险系数,减少用工成本;在对磨煤厂房共36个煤仓的土建和安装过程中,鉴于厂房结构复杂、作业环境恶劣,项目部采用了最新的吊装和组装工艺,高标准按时完成了任务。
       采访过程中,项目部班子成员们自豪地告诉记者,他们在业主的每月评比中屡屡夺魁,综合评比第一名基本未曾旁落,质量、安全、进度均在前三。

“铁军”逐日逞英雄

施工是个辛苦活、累差事,遇到赶工期更是如此。
      “零下十几度,七八级大风,不分昼夜24小时轮班。最冷的时候站都站不住,与天斗其乐无穷啊。”
      “晚上加班,盒饭从外面送进来,基本都冷如冰激凌了,哈哈。”
      项目管理人员回忆起来滔滔不绝。言者云淡风轻,听者心惊肉跳。然而,在这场逐日之旅中,有“铁军”之誉的中化六建,却用五十多年传承下来的一把硬骨头,扛住了磨难,经住了考验,如夸父般与工期赛跑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一批新入职的员工也跟着前辈们一起坚持了下来。
       不但有铁骨,项目部还竭尽所能为员工创造家的温情。他们为员工租住温暖宽敞的楼房,装起舒适整洁的餐厅,烹制美味可口的饭菜,努力解决实际困难,解除后顾之忧。
       此外,他们还通过加强党建凝心聚力。每个项目有一个支部,每个月至少有一次活动、学习或培训。项目部书记曲鸿雁告诉记者,党建绝非形式,党员纷纷带头上阵,许多年轻人也受到感召。“有个新入职的小伙子吃着饭呢,其他部门来了设备,二话不说放下碗就来帮忙。还有的主动要求加班。”副经理黄本国说,这样的事例有很多,党建工作的加强是项目高速完成的重要保障。
       “铁军”精神的铸就,也得益于管理层的以身作则。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施工组织者,张爱东是这里的定海针和定心丸。无论酷暑严寒,他都和项目管理层一起在工地上奋战。
       “大梦有期千日少,寸心无欲四时多。”这一年既迅疾又漫长。重复的工作,单调的生活,却是属于他和这块工地的唯一回忆。而当西北风再次吹起来的时候,他接到了一个新的招标通知。
       “做工程的人走南闯北,早就习惯了。”张爱东笑起来,“到一个地方,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,还有机会品尝独具特色的美食,这也是我们的小‘福利’。”